剧情介绍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募集台灣少年前往日本海軍工廠生產軍用飛機,八千多名稚幼少年,自此離鄉背井,奔向生死未卜的命途。《綠的海平線》呈現台灣少年工在戰爭前後的人生起落,動盪時代裡只求生存的無奈、以及因時代改變而受翻弄的命運。
拍攝歷時四年,橫跨台灣、日本和中國三地,本片透過大量史料、影片檔案,以及數十位當事人的第一手訪談,以具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重現這段被人遺忘超過半世紀的歷史。首次擔任紀錄片旁白的音樂人林強,以他溫暖而誠懇的聲音,娓娓道來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
得獎記錄
* 2008年金穗獎首獎
* 2006年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2006年南方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 入選2006年女性影展「台灣焦點」單元
* 入圍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
* 受邀參加2006年宜蘭國際綠色影展 暂无
拍攝歷時四年,橫跨台灣、日本和中國三地,本片透過大量史料、影片檔案,以及數十位當事人的第一手訪談,以具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重現這段被人遺忘超過半世紀的歷史。首次擔任紀錄片旁白的音樂人林強,以他溫暖而誠懇的聲音,娓娓道來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
得獎記錄
* 2008年金穗獎首獎
* 2006年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2006年南方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 入選2006年女性影展「台灣焦點」單元
* 入圍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
* 受邀參加2006年宜蘭國際綠色影展 暂无
没有点明,但是深刻地反映了台湾的身份认同的困难。在日本造飞机,战后去大陆,在某个十年被发配新疆,在新疆被认成日本人,在日本办理护照回台湾结果被认成北京人……真是悲情啊。
少年工的命运无疑是台湾本身的缩影。今天的台湾更像一个用不同材料拼接起来的怪异的布偶,身世如落叶如浮萍,曾被以各种目的争夺,曾在时代的风浪中不知要被吹向何方,如今更无法被任何一个国家接纳,因而寻求将现状定义成“台湾”本身,再去周边有相似命运的国家和地区寻求彼此之间的接纳和认同。大陆终究不能把台湾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不要重蹈覆辙,首先要真正尊重、理解、共情跟接纳。
小學生的一次偶然發現才讓這群臺灣少年工走出歷史的塵埃,正是這些無數的個人歷史痕跡才讓我們在歷史這頭怪獸的身後看到了更多被遮蔽的人與事。這些少年工出於不同的目的被捲入了戰爭,在戰後又由於不同的個人選擇走上了不同的命運歷程,留在日本、返回臺灣、前往大陸,命運各不相同,令人唏噓不已。
雖然沒有說的那麼明白,但能感覺到裡邊提到的一些小人物,像是高橋老師,還有空c廠的教官,他們可能都不太能理解當時自己到底在幹什麼,直到今天可能他們也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就是這樣糊糊塗塗地過了一生?
在台湾的纪录片展上看的这部片子,片子很短,但内容却在平时很难接触到,收获很多,结束放映后片场响起了掌声。想起了大陆,我们真的应该去尊重我们的历史。
所感念的并不是那些年,而是由是改变的一生